
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其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概念,从技术攻关、智慧农业、种业振兴、农机装备升级等多维度,为科技兴农擘画了系统性蓝图。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征程中,人保财险牢记“人民保险,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通过创新农业保险产品、优化保险服务、强化科技赋能,2024年累计提供农业风险保障超2.1万亿元,覆盖农户超5500万户次,在广袤乡野书写保险答卷,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三农"根基。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将“粮食安全”置于首位。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关系国计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人保财险紧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持续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构建了行业内相对完善的农险产品体系,实现了对种养林渔等农业各领域的产品全覆盖。

人保财险持续提升三大主粮和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覆盖率和保障深度,同时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保险、油菜保险、油茶保险等特色险种,积极创新“订单农业+保险”模式,为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有力支持。截至2024年底,人保财险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覆盖范围扩展至29个省市,总保额同比提升23%。
在持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的基础上,人保财险积极落实防灾减损和灾后理赔工作,切实保障农户利益。

在广东,人保财险已在全省建立36个农业保险防灾减损服务中心,涵盖水稻、水果、水产、蔬菜、生猪、森林、海洋牧场等农业标的,其中包括在15个地市建立21个水稻防灾减损服务中心。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人保财险广东分公司投入农险防灾减损专项资金超4000万元,落地防灾减损项目240个,实现防灾减损超2.17亿元,受益农户120.25万户次。

2024年,超强台风“摩羯”在海南和广东先后两次登陆,造成严重灾害。人保财险高度关注大灾涉农理赔工作,受灾地区分公司主动协同属地政府开展涉农业务快速查勘定损,开辟绿色通道,启动大灾预赔付机制,推进农险大灾理赔,助力受灾农企农户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人保财险立足地方资源禀赋,围绕服务乡村振兴和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创新推出了一系列特色保险产品,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全方位保障。

在江苏,人保财险为高淳特色螃蟹产业打造了全产业链保险服务体系,从产前到产后,从保实体到保服务,为蟹农量身定制了“螃蟹全产业链一揽子保险”保障服务,陆续开办了内塘螃蟹水文指数保险、“金农保”农业雇主责任保险、国内鲜活货物运输保险、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险、内塘螃蟹价格指数保险、地理标志被侵权损失保险等一系列保险产品,全方位覆盖了螃蟹从养殖到餐桌的各类风险。

在甘肃,人保财险为花牛苹果种植户提供全产业链保险服务,在开展苹果种植成本保险基础上,创新推进苹果期货保险、果树气象指数保险,覆盖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在保障农产品品质和品牌建设方面,人保财险专门开发了地标知识产权保险,为“香格里拉松茸”“东源仙湖茶”“西旗羊肉”等地理标志提供专属保障。
此外,人保财险还创新推出了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保险、古树名木救护保险、荔枝花芽分化期气象指数保险、节气气象指数保险、水产品价格指数保险、耕地地力指数保险、桔柚综合保险、林业碳汇价值综合保险等产品,并推动荔枝、化橘红全产业链综合保险保底。
通过这些举措,人保财险进一步健全了农业生产收益保障机制,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保险支持。

科技是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人保财险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和地面移动查勘技术,打造“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保险立体服务体系,构建农业保险精确承保与快速理赔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农险服务数字化、精准化。

通过“耘智保”APP等数字化工具,人保财险实现了保险服务的全流程线上化和智能化。农户可轻松通过APP完成投保、理赔申请和保险查询等操作,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显著提升。
在查勘理赔环节,人保财险广泛应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建立“按图承保、按图理赔”模式,实现快速精准定损。2023年“杜苏芮”台风灾害期间,人保财险通过遥感数据比对受灾地块,快速预赔付12亿元,帮助农户恢复生产。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正日益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广东,人保财险与相关机构合作,共同建设农业保险防灾减损服务中心暨无人机飞防服务中心。这一举措不仅推动了AI等先进技术深度赋能东莞荔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还构建了农业保险“保防救赔”一体化服务体系,为农户稳产保收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据悉,使用农业无人机作业,不仅同比肥料用量减少50%以上,用水量减少60%以上,人工成本也同比减少70%以上。
人保财险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持续开拓创新
不断深化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建设农业强国目标贡献保险力量